地盤下沉、颱風來襲淹水:關西機場癱瘓暴露缺陷?

2018-09-05 14:16:28
陳頴詩

香港輕新聞編輯

【香港輕新聞】日本關西國際機場(KIX)昨在颱風「燕子」引起的風暴潮下帶來嚴重破壞,除跑道被淹沒,連接陸地的橋遭油輪撞毀,逾3千名旅客困在「孤島」。事實上,關西機場是全球首座完全以「填海造地」建成的機場,但遊客未必知道的是,它過去多年一直在逐漸下沉。

《每日新聞》4日報導,關西機場的淹水狀況,是從4日下午1點30分開始通報。當時,在颱風的強風與中心低壓影響下,大阪灣的潮位高度達到了329厘米(大幅刷新了1961年颱風來襲時293cm的歷史紀錄)。

除了港區沿海遭遇倒灌外,連高出海平面5公尺的關西機場的跑道也遭到海水淹沒,機場運作癱瘓。此次機場淹水的畫面在全球播放,料將影響外界對關西機場的信心。

台灣《聯合報》引述《朝日新聞》指出,關西機場有海水灌入、地盤下沉等海上機場等特別缺陷,它建在水深18公尺的軟弱地層,與開港時相比,部分地點已經下沉超過3公尺,過去颱風來襲已經多次遭遇淹水問題。

機場建於不穩定的海床地質

1994年啟用的關西機場,是位於大阪灣海上的填海人工島。由於阪神地區的「大阪伊丹機場」(ITM)缺乏足夠擴建土地,因此日本政府才會選擇填海造地。然而,大阪灣海底地質鬆軟,落成後的關西機場不斷面臨地層下陷的危機,今次的風災令人擔憂機場在將來會否再出現被風暴潮癱瘓的情況。

不平均下陷

日本政府一直致力解決機場下沉的問題,此前,台灣《三立新聞》數年前曾利用美國《Discovery Channel》的紀錄片介紹當局如何「搶救」關西機場。

片段提及,60年代日本政府在構思關西機場的工程時,決定要在大阪灣填海造島,但海床地質卻是鬆軟的黏土層,因此如果把地基打得紮實成為考驗,「他們先把百萬根有滲透性的沙柱打進柔軟的黏土層,再掩埋一層有份量的土地,把水擠出黏土,往上穿過沙子,創造出緊實的地基」。

機場底下有兩層黏土層,工程師原本就預料到軟黏土層會下沉,但沒想到硬黏土層也快速被壓縮,讓機場不平均下陷。工程副理植村剛於節目中表示,目前只看到軟黏土層的下陷,但關西機場也擠壓到硬黏土層,這是巨大的工程挑戰。

定時調整海底柱子

為要讓機場保持水平,日本工程師想出一套能讓地層「長高」的方法:埋下逾9百根柱子,搭配千斤頂,定時把柱子頂高。

機場底下有可調整的墩柱,當下沉時,就把柱子頂高,確保上面的樓面保持水平;而牆壁也設計成兩片式,牆壁到管線都能隨著柱子移動,包括這座樓梯,「這是一整套精心設計的調整裝置,現在得每2個月調整一次,才能讓機場穩穩的維持在海面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peXTywO9fk

(日本關西機場的個案於影片13:06開始)

對香港赤鱲角機場的啟示?

《香港經濟日報》引述環保團體「350香港」創辦人、天文台前高級科學主任李偉才博士警告,在全球暖化下,同為人工島築成的香港赤鱲角機場未來有機會如關西機場一樣被風暴潮癱瘓。

李偉才解釋,因全球氣溫上升使冰塊急劇溶化,現時全球海平面每年上升3毫米;而在全球暖化令超強颱風出現更猛烈及頻密,風暴潮只會愈見嚴重,「如剛遇上天文大潮,水位可以高出3、4米,到時香港機場就一定浸哂」。

圖片翻攝自:香港赤鱲角機場官網

發佈於 新聞熱點
By 2018-09-05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