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筆由己:功課是一定要完成的嗎?

2018-11-14 18:07:42

如果付出 $10 能得到 $10.20,即 $0.20 的回報,沒有人會做的;如果付出 $10 能得到 $12,即 $2 的回報,才能吸引人做,還可能會吸引人多做數次。這是獎勵的效應。回報越大越吸引。

如果不準時交 $10 會被罰 $0.20,即要交總數 $10.20,也是沒有人會交的;如果不交 $10 會被罰 $5,即要交總數 $15,那準時交錢的人會多些。這是懲罰的效應。代價越大越有阻嚇作用。

如果填表需要自己想,自己寫,那麼願意填的人會很少;如果填表只需要做幾個簡單易明選項,那麼願意填的人就會多很多。道理其實很簡單:回報有相當價值才值得我們付出。代價越大,難度越高,越沒有人冒險。

對於小學生,不要說做功課,就算是為甚麼要上學及學習也不理解。何況功課不計分,做與不做影響誰?對學生而言,當然沒有任何價值,那又有何推動力去完成呢?

今時今日物質豐富,老師唯有用懲罰的方法使學生做功課。學生不理就懲罰家長。於是明明是學生上學,壓力卻落到家長身上。又有些老師把功課練習充當測驗考試提示作餌,吸引學生做。

民協何啟明認為香港教育只為考試,於是提議定「無家課日」來除去催谷心態。暫且不討論是否有考試就必會引至催谷的邏輯,我們首先瞭解一下功課應該帶來甚麼作用,然後看看老師給的功課以及處理功課的方法如何有效達到此目的

如何將功課變成有效率的鞏固學習材料,可是老師的責任。不過校方的配合與家長的態度也很重要。(網絡圖片)

 

功課其實是鞏固基礎知識,以至能進一步學習新知識。若然功課是抄寫(除中文生字),鞏固的作用很低,甚或無效。那麼為甚麼老師還是要求學生做一些代價大兼回報少的抄寫功課?因為設計有趣的功課很費時,改也很費神。那麼,不設功課可以嗎?又不可以。就好像點熱咖啡時,餐廳會提醒顧客熱飲會有燙傷風險一樣,是用以免責;即為學生的表現向校方或家長作一個交代。

若老師時間管理出現問題,未能準時教好課程內容,又或是想學生挑戰自己,就會出現難度高一點的功課。未能準時教好課程內容還會以佔用學生課外時間去補課來代替功課,一樣能有免責作用。而難度高的挑戰型功課更不該是強制的,不過就對老師沒有保障了。

如果在學校正常上課時間已經能做到鞏固知識,那麼功課不應該是強制,而是讓學生深入了解自己那些部分有誤解或不太清楚,從而針對問,糾正弱點。

「數一億粒米」這新聞一出,照例是大部分香港網民嘲笑,沒人理會後續發展及教師設計功課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他們遁例愛向內地新聞抽水,還是已經習慣過往教師所給的沉悶功課?還是兩者兼而有之?(網絡圖片)

要有效令學生選擇做非強制功課,功課指示必須清晰,具挑戰或有趣。最好取材於日常生活上的事。好像較早前,內地有老師要學生拿一億粒米作功課,就是要學生明白一億是多少這個概念,即是一億不只是多少零在後面,而可以是具體的感受,藉此也能考考學生多種量度 / 推測的方法:原來日常生活中我們是不會一粒一粒米買的!

一億米功課還顯示了家長在教育中的影響力。過半家長還糾繞在怎麼可能一粒一粒米地數時,多個學生已輕鬆完成功課。

如何進行事前指導,讓小孩子有效率地完成功課,可是那個科目的老師的責任呢!這是很多老師忽略的事。但家長又應怎麼管理功課及溫習的呢?家長在教育中是分擔了引導子女的作用,影響力不能忽視。所以,家長的自律性、管理能力與看待功課態度是可以遺傳給子女的。要打破這個循環就要出現最少一個「變量」。

完成功課不是教育目標,透過功課有效地學習才是目標。如何看待功課是學生與家長的人生態度,至於如何吸引學生對功課感興趣,這就得看老師的專業功力了

學校及教師在安排功課上也常常面對家長的壓力,畢竟家長不同校方,並非一個整體,不同意見的家長群在要求、對教育的認識上往往南轅北轍,校方往往「左右做人難」。(網絡圖片)

 

延伸閱讀:

倡推無家課日 何啟明辣㷫楊何蓓茵

數出一億粒米交出「好看」的成績單

發佈於 博評
By 2018-11-14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