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筆由己:「不要競爭與功課」的理想教育迷思

2019-06-01 11:25:06

 

「不要功課!」

「不要考試!」

「不要填鴨!」

「要快樂童年!」

「要愉快學習!」

「不要課外教育!」

 

教育氣氛

凡是經樽頸位才得到的資源都會形成競爭。劃分為小學、中學和大學的教育制度,便是一例。想要升讀名校或專科學位,必先取得佳績,除非沒有需求,或無限供應,或沒有需求兼且無限供應。

 

香港有 21 所高等學院可頒授學位,而只有 8 所有政府資助學位。要拿這些學位,通過激列的中學文憑試是無可避免。成績較次又想接受高等教育的其實也有不少途徑。即便如此,像自資學位依然會有某程度的競爭。無論如何刻苦精神,是成功的其中必要條件。就是德國有免費大學教育,想享受首先也要學德文,其次也要通過面試和各種相關學科的考核過程,一點不比 DSE 輕鬆。

德國最古老的大學海德堡大學。德國各州的大學雖沒有入學試,也還是看高中生在畢業會考中的成績而決定是否取錄,故競爭同樣激烈。(網絡圖片)

 

有人或會指出:我們並非反對競爭,而是認為香港教育制度沒有照顧面對困難的學生,而且學校只顧操練文憑試,沒有因材施教。十隻手指有長短。要因才施教就要有資源辦小班教學。優秀教師缺乏,辦了小班質素也沒辦法保證。旅行團的價錢,自由行的質素,怎麼搞?更何況大家都說師資持續低下。

正在參加高中學生畢業試(Matriculation exam) 的芬蘭高中學生。芬蘭大學收生可是要看三點:高中最後一年GPA、高中學生畢業試成績及大學自己的入學試成績,競爭可不低。(網絡圖片)

學校互相競爭

受崇拜的芬蘭教育也不會走出競爭賽。各種讚美,圍繞芬蘭不重視成績,但為甚麼芬蘭教育被視為天下第一?還不是芬蘭在 PISA中表現出色?到頭來,大家依然重視成績。芬蘭又何嘗不是?他們一樣有功課與學業評估,升讀大學亦需要先通過公開考試。

誰都想入頂級大學,甚至留學海外。內地那些雙語學校、國際學校,人頭湧湧。搞得又減負又拉緊執行入非公校的門檻。

辦學的還是離不開互相競爭。優秀的老師都去教優秀的學生。如何讓那些不太優秀的學生與頂級學生比拼?吸收慢的學生又如何能同期追上成績?老師也沒時間一對一。時間有限,資源有限,唯有操練,盡量讓這些學生大量複習與背誦來適應題型。學校老師可「慳水慳力」,成績亦一定會有些少提高。只是以最後一口氣應付,然後勉強撐過去,或死得更痛苦。反正不是你不會就是我不懂。這種模式沒多大技術性要求,可以吸納更多老師。

筆者認為,部分學校在教學資源上的錯配、不將優秀教師派往訓練能力較弱的班級,也是造成教育問題惡化的原因之一。(網絡圖片)

 

 

家長心態矛盾

香港家長都受過教育,理應一定程度可以在學業上的問題幫幫孩子。可能因為他們都要加班,要做家務,也可能生孩子前沒有去瞭解或毫無策劃。既然有判斷力認為太多沒必要的功課,為何就沒有行動力堅持不做多餘的功課呢?有時又麻怨功課太難,那就讓孩子上學聽老師講解就行。功課要像考試一樣,要全答對的嗎?如果班裏有不少同學可以短時間完成功課,或能做好所謂難的功課,這表示功課質量水平都正常。

家長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常常被美麗表象所迷惑:一個醫生只學理論,甚少動手做手術,他的技術會好嗎?

不少人認為減負是給窮人或能力低的人改革的。這並不是全無道理,但亦非完全正確。這是因為並沒有一種方法適合所有孩子。孩子錯配,老師錯配,資源錯配都會把教育變成煉獄。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成績不太好的孩子才更需要優秀的老師,但事實上優秀的老師並不會分配去教成績不太好的孩子。

內地某小學學生的"創意"課堂,學習規劃自己的發明。詳情可看報道。(網絡圖片)

 

體制難以十全十美

有一種理論,就是只要找到正確方法,所有的孩子都愛創作,都會主動,都會好奇好學。就好像我們常常認為人不應該內向一樣。但事實不一定這麼美好。最起碼惰性就是人性之一。或者大部份人符合那個美好想法,那麼與此不同的孩子怎麼辦?是不是沒有功課,沒有考試,沒有課外練習,快樂童年就可以避過競爭?

內地教育專家認為減負不是要學生不學習不考試,而是讓學生科學發展,把教育現代化。而所謂成功,其實各人標準不同。或許共享概念可以解決資源錯配的問題。

 

發佈於 博評
By 2019-06-01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