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觀點】「家長式心態」是政府死症?正視年輕人「絕望感」

2019-07-03 13:34:54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7月1日有示威者以暴力方式衝擊立法會,當中大部分都是年輕人,而近日在社交媒體上亦有年輕人流露出絕望的情緒;林鄭月娥6月12日接受訪問,以關愛孩子的母親自比,表示是不想縱容「任性」的孩子而堅持修例。有意見認為,政府必須改變「家長式心態」與民溝通,而各方亦應停止渲染「死士」等字眼,以免鼓吹極端自殘行為。亦有意見指,在年輕人心目中,現時的選舉、議會及政治制度已喪失疏導民意的功能,結果部分年輕人選擇了以「暴力」來報復體制上的「暴力」。

迥異觀點折射社會撕裂

《明報》社評表示,社會上現在有不少意見譴責暴力,而泛民和示威支持者則批評政府未撤回修例,林鄭是民怨爆發罪魁禍首,必須為立法會衝突負責,「同一件事,兩種迥異觀點,折射社會撕裂加劇」。社評認為政府應實際行動證明願意改變「家長式心態」與民溝通,改善與年輕人溝通,需要有效平台機制,並非靠「特首一己之力」,若政府只是沿用以往模式,「只靠青年事務委員會等諮詢機制,找來找去都是同聲同氣『自己人』,對於了解年輕人和改善施政,不會有太大幫助」。

避免把極端行為合理化

《明報》社評認為,「各方亦應停止渲染『死士』、『死諫』等字眼,以免鼓吹極端自殘行為」;「部分年輕人認定現在就是Endgame 終局之戰,打不贏這一場就將失去所有,甚至出現當『死士』的極端明志念頭」。社評引述教育心理學家呼籲,「年輕人在社交平台分享新聞消息時,應避免把極端行為合理化」,不過「絕望感在年輕人之間確有擴散蔓延的迹象」,當局必須正視。

體制封閉只集結負能量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明報》撰文提及,「我不贊成衝擊╱佔領╱破壞立法會,但我卻希望當權者想想,單是譴責,但我們的體制卻依然封閉,不能反映和疏導民意,只能招惹和集結負能量,不能讓年輕人把他們的青春轉化成改變政府、改變社會的正能量」。蔡子強認為在現有的制度之下,「沒有選舉,或者就算有都只是徒具形式,選票沒有實質功能,那麼又怎能指望政治問題可以政治解決」?

年輕人蔑視政府的偽善

蔡子強表示,「年輕人想選出自己的代議士,但也遭政府連番DQ(取消資格),趕盡殺絕……遭政府DQ 的當選者及參選者,他們的選票和支持絕大比例來自年輕人」;「DQ 這些人只會讓年輕人對選舉失去good faith,甚至視自己為遭政權在政治上針對、封殺、消滅的一代」。蔡子強指,對年輕人而言,制度已喪失疏導民意的功能,結果部分年輕人選擇了以「暴力」來報復體制上的「暴力」;如果政府太多「政治禁忌」,再多的溝通只會造成期望落差,「讓年輕人對政府的偽善加倍蔑視」。

要重回「和理非」初心

《頭條日報》「巴士的點評」 盧永雄文章表示,有人在網上宣傳,「形容衝入立法會的人是『有教養、有文化』的人,所以在立法會內沒有死傷云云」。盧永雄認為,「這些美化暴力行為的宣傳,最後會把大多數的年輕人,轉化為暴力派,社會將不斷出現大規模的暴力衝突」,最後出現全面「普力奪」社會,「法治垮台,制度崩壞」;從政者要重回「和平理性非暴力」的初心,「譴責一切暴力行為,不要為了選票,埋沒自己的良心」,「不要做暴力派的幫兇,教壞一代年輕人」。

暴力褻瀆和平示威活動

《信報》林行止文章表示,暴力示威者闖入立法會大樓進行破壞,「在牆身噴字、抹黑歷屆立法會主席相片以至擊毀大樓內的基本設施等,錄像公開出來的『畫面』,絕對是『暴徒』行徑,是『對和平示威活動是一種褻瀆』」。林行止認為,「慫恿年輕人『勇武不怕犧牲』的人,不是沒有而是不會留在最前線『待捕』」,「衝進立法會大樓(或其他政府機關)的人,都是滿腔怒火,熱切追求真普選的單純青少年」。

要找出深層次矛盾成因

林行止認為,林鄭堅持「不撤」修例及「拒絕民眾五項(或四項)訴求之下」,難以與「她如狼如虎如『晚娘』的年輕人攜手合作(connect)」,政府需要委任一個真獨立的調查委員會,調查出《逃犯條例》修訂後本港衍生的一切事故的真相。不過,林行止又表示,調查難以「挖掘香港深層次矛盾的成因及紓解之道」,林鄭要「拿出氣魄組班,為香港的管治機制把脈,診治現行建制何以失公正、失民心」。

要摒棄家長式政權思維

《東方日報》「擊楫中流」黃毓民文章表示,政府將「這些已萌生『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決心,亦一早準備承擔刑責的年輕『暴徒』逮捕歸案,治以應得之罪」,不足以「讓大家重拾信心,讓香港重新出發」。黃毓民引述政務司司長張建宗6月30日的「網誌」表示,認為張建宗似乎承認政府的青年政策是基於「家長式心態」制訂的,「但更加正確的說法應是政府必須摒棄「家長式政權」的思維方式」。

黃毓民引述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形容「家長式政權」闡述,「一個建立在對臣民──就好比父親對子女般關愛原則的政府,稱為家長式政權……這種家長式政權乃是吾人所能想像得到最專制的政府。因為這麼一來,臣民的所有自由被剝奪得一乾二淨,他們也因此喪失了一切的權利」。黃毓民表示,「政治權貴和既得利益者,對於青年譁變、娃兒造反不以為然」,然而「從無反躬自省,亦沒有真正用心去體會年輕人所處的困難」。

要先踏出聆聽的第一步

《信報》社評表示,在立法會衝突事件中,雖然「不乏十來歲的少男少女」,然而「毫無疑問是暴力行為,即使是支持者或同情者也沒有必要為他們砌詞開脫,淡化暴力性質無助於釐清真相,反而有害於解決紛爭」;「暴力毋須否認,譴責理所當然,依法制裁亦是無可厚非」。社評認為,「佔領立法會不是偶發性的單一個案,而是經過幾個月以來密集式示威抗議所累積的結果,甚至可說是社會深層次矛盾的冰山一角」,「光是措詞強硬譴責暴力絕對不是一個負責任政府的應有表現」。

《信報》社評表示,「有必要承認當日大部分年輕及學生示威者,清楚知道行為後果,仍然希望付諸行動」,部分示威者更不惜「以死相搏」,作為民胞物與的管治者「豈可不基於同理心而借出聆聽的耳朵」。社評認為,「暴力不能接受是人盡皆知的道理,譴責和懲罰暴徒卻在此時此刻的局勢無法收到建構和諧社會之效,林鄭若要讓大家重拾信心,讓香港重新出發,先踏出聆聽的第一步」。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9-07-03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