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沈旭暉﹕「Be Water」的哲學——「Continuous A/B Testing」

2019-08-23 12:36:19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當前反《逃犯條例》的示威運動中,「Be Water」是一句常見口號。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8月23日在《信報》撰文表示,從數據及決策研究而言,「Be Water」的意義,既肯定不同示威之間的獨立性及連貫性,亦決定「和理非」或「勇武」策略,然而前線示威者跟「冷氣軍師」所面對的情景根本不同,對運動方向及策略會得出不同思考及結論。

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8月23日在《信報》撰文表示,近來反《逃犯條例》的示威運動,引發群眾運動的大數據研究,本來的小圈子研究氛圍以及新一代面對問題及決策方式亦起變化。沈旭暉引述傳統決策統計學模型指,「決定一個行為(無論是改變版面的按鈕、或是行動升級)有效還是無效,往往是透過A/B測試(A/B Testing)來處理」,「A/B 測試,就是透過隨機將實驗者導入兩個不同的設計環境A和B(多數A是原來的設計,B是加入了新行為的設計),然後比較他們面對設計環境的不同反應,從而了解新設計是否有效改變實驗者的行為」。

上代社科研究視為金科玉律

沈旭暉表示,這種思考模式「被上一代社會科學研究視為金科玉律」,「整個研究的設計,都在於尋找足夠的數據,處理好整套統計模型後,然後比較得出p-value跟alpha,p-value小於alpha,就代表這行為是統計學上有意義的」,決策者會基於決定在統計學上的意義,再將行為放大至整個設計上有無實際意義,從而決定執行行為的價值。

沈旭暉指,假如不斷延長參與實驗人數,或不斷重複實驗次數,「於人數增加,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統計數據;因為次數增加,則可能得出一組不同實驗時期衍生的統計數據」,「這些『新數據』會得出不同p-value,甚至會有p-value大於alpha的情況」,有不少研究指出,假如A/B testing甚至A/A testing的觀察數很大,次數或時數很長,做出錯誤決定的機率(Type I error)可達三成以上。

在現實的生活之中,「我們不可能預期所有事情都如上天安排美好,可以完美執行預先設定的實驗環境;改變行為、引進新設定的成本甚高,因此要中止實驗,以轉換行為及設定,先要理解轉換本身有沒有真正的意義。否則假如轉換後,我們可能要面對高達三成的Type I error」,那末為何要轉換新策略?沈旭暉引述運動中一句常見口號「Be Water」表示,「是勸導示威者要『流動』」,而其意義是在於同時肯定不同示威之間的獨立性及連貫性,亦對於維持「和理非」還是變為「勇武」,又或「勇武」升級還是不升級的決定有影響。

冷氣軍師與示威者情景不同

沈旭暉認為前線示威者跟「冷氣軍師」所面對的情景根本不同,「冷氣軍師」面對的是以整場《逃犯條例》修訂風波終局,「作為單一社會事件去思考」,從而判定所採取的策略,促成達至「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的終局;對他們而言,「民意逆轉」是判斷行為有效與否的準則之一。在「衡量」民意逆轉,「就是以一個單一A/B testing的方面,思考「勇武」行為對民意的影響」。

沈旭暉表示,對前線示威者而言,維持既定策略還是改變策略,以達到更有效得到成果,其思考及衡量標準既是「每次示威」計算,也是與之前的示威所得出的「結果」合流。沈旭暉認為,「除非出現很大的期望落差,例如『佔領機場』及『堵塞港鐵』,否則維持既定策略的『見步行步』方針,不一定是『錯誤決定』,這就是continuous A/B testing」。

沈旭暉指,「世代特別擅長這種決策模式,和生長在android世代、習慣一切皆可以輕易變改,關係密不可分」;「特別是當民意真的如流水,示威者感受到民意變化為常態,單一的下跌不足以影響整個民意大局,維持既定策略的最大好處——減少改變策略的成本,就成為合理化決策的另一個主要因素」。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9-08-23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