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呂大樂﹕逃出悲觀主義 將抗爭轉化為建設

2019-09-05 15:30:13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香港教育大學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講座教授呂大樂9月5日在《香港經濟日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近日許多人都為香港的前途擔憂,無論發表意見的人士在政治光譜上靠近哪一方的立場,均屬於悲觀主義,其實沒有太多內容;呂大樂認為,要能夠把逆境扭轉過來,並在新的環境裏找到新的位置,發揮新的功能,這才是關鍵之所在,為香港增添恢復的能力至為重要。

恢復的能力至為重要

教育大學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講座教授、社會學者呂大樂9月5日在《香港經濟日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近日為香港的前途擔憂的絕大部分說法,無論發表意見的人士政治立場如何,均屬悲觀主義;不管是哪一政治陣營的人士,「似乎都忙於譴責,找出對方的不是」,而鮮有認真考慮重建時,如何著手及應該做甚麼事。

呂大樂表示,雖然未知「重建工程」是否可期,然而心情可以如「戰俘營」內的人一樣,「在最困難的環境裏,仍然保持樂觀,到機會出現的時候,把工作做好」;世界上任何的知名城市都經歷過各種考驗,如「紐約、倫敦、東京」,都歷過經濟衰退、戰爭、天災等考驗,成功是在於具備堅韌力,在劣境中恢復。因而呂大樂認為目前的關鍵是,「怎樣能夠把逆境扭轉過來,並在新的環境裏找到新的位置,發揮新的功能」;「香港有沒有一份恢復的能力,至為重要」。

「政治社會」的失效

按照現時情況,呂大樂指香港社會進行重建將會遇到兩方面的困難,其一是「政府的聲譽、認受性、道德權威、信任基本上已蕩然無存」,重建工作中,「沒有條件去擔當其應有的角色,即作為一個核心,統領各種相關的工作」。其二,「失效的不單只是政府管治,而且還包括整個『政治社會』」,包括建制派、泛民主派均無法形成另一個核心,「不會被接納為可以寄託的對象」(如將政黨視為市民的利益、意見的代表,或者通過參與現有的政黨來進入政治制度),在社會最需要有效地運作的「政治社會」時,偏偏最不完備。

建設跟抗爭並不一樣

「政治社會」的失效,使所謂政治問題通過政治程序、手段來解決,存在相當多的困難,有很多意見認為,「是香港的政治制度在設計上出現問題的結果,未有進一步民主化乃所有問題的根源」。呂大樂認為,在香港政黨、社運團體一直都很少認真討論宏觀策略的議題——究竟在種種束縛、制約的情況下,可以怎樣取得最大的民主空間;其實甚有現實意義,究竟在社會運動後,是以「制度化的政治參與來進行重建」,抑或「維持政治的純潔度,在街頭抗爭到底」?

呂大樂指,面對這樣的狀況,很多人會想到「回到民間」之類的主張,而在運動中亦「感受得到香港民間社會的活力」;不過,「活力本身不等於我們的民間能滙聚意見,並進一步轉化為建設的力量」,社會建設跟抗爭是不一樣的事情。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9-09-05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