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呂琪:國慶閱兵式 軍迷最想見到空軍什麼裝備?

2019-09-09 14:05:30
呂琪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中國空軍釋出的七機殲20同飛的畫面。(網絡圖片)

 

 

在最新一次慶祝建國70周年活動總體安排的新聞發布會上,正式確認將於今年10月1日上午,在天安門廣場舉行包括閱兵在內的國慶慶典活動。這次閱兵將安排部分先進武器裝備首次亮相,總體上比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60周年閱兵和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的規模要大一些。

筆者在之前的文章裡對今年閱兵解放軍火箭軍可能出現的新裝備進行過推測,在本文中,筆者打算談談中國空軍這次的閱兵陣容。可以預計,今年的閱兵式中國空軍展出的裝備會非常吸引眼球。除了以往出現過的「殲-10」、「殲-11」系列、「殲-15」和空警系列預警機以外,筆者還想談談網上軍迷最希望在這次閱兵式上看見的三種中國空軍的最新裝備

起飛中的量產型殲20。(圖片來自中國空軍網)

殲-20隱身戰機將首度亮相

 

中國空軍近日發布了一段勵志宣傳片《藍天有我 感恩有您》,片中中國空軍的「殲-20」戰機七機首次同時亮相,昭示越來越多的「國字號」新型戰機投入新時代練兵備戰。作為中國第一款服役的五代機,「殲-20」擔當著對空對海的主權維護任務,被外界譽為「大國重器」。自2011年首次在成都亮相以來,「殲-20」每次出場都會令軍迷無比興奮。而自2016年「殲-20」以雙機編隊公開在珠海航展亮相,到2018年珠海航展上四機編隊亮彈艙震撼世界,「殲-20」不但身影頻現,而且同時出現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傳遞出「殲-20」裝備數量快速增加的明確信號。

殲20及相信是專用恒溫機棚。由於有照片顯示20可放在露天或簡單機棚多日,這恒溫機房可能是保養隱身材料的工作間。(網絡圖片)

 

此次7架「殲-20」同步亮相,表明空軍實力得到提升。官方連續放出「殲-20」消息,似乎也是在暗示著這款被寄予厚望的戰鬥機即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所以筆者推測,此次的大閱兵「殲-20」必將飛過天安門廣場的上空,而且很可能就是以7架編隊的陣型飛過。

量產型的翔龍UAV。由於暫時只能用渦噸7型引擎,雖然飛行性能更優秀,但航程只有9000公里。(網絡圖片)

國產無人機飛越閱兵現場

 近日有軍迷在中國發布的一張某高原機場的衛星圖中看到了一個獨特的身影。據判斷,這架飛機就是中國日前已經列裝部隊的明星無人機——「EA-03」翔龍無人機。資料顯示,翔龍無人機是解放軍發展的一種高性能高空長航時無人電子戰飛機,它的首次面世是在2011年,和「殲-20」同年出現,憑藉科幻的外形讓其一時間成為了大眾討論的焦點。

翔龍UAV的初期型試驗模型,不同點是載荷艙較大,而且是單垂尾,箱形機翼的構形也有不同。(圖片來自戰略論壇)

 

翔龍無人機采用了相當多的新興技術,在整體技戰術水平表現非常出色。該款無人機機體采用了大量的複合材料,比例達30%以上。外形上翔龍無人機采用了菱形結構設計,在提高機身的隱身性能的同時減少飛機流體阻力。翔龍無人機采用的隱形材料和設計,其雷達反射面積RCS小於1平米(存疑,這裏可能是指全機各方向的平均。箱形機翼對前方應該造成相當的反射。不過偵察機及訊號截收機通常都是在邊界橫向巡邏,更多是側向對敵),遠遠小於其他同尺寸無人機或戰鬥機。不僅如此,它在20,000米高空飛行時的大仰角飛行性能優秀,不易失速,可以更好保持高空穩定偵查。

美國空軍RQ-4全球鷹無人偵察機。(網絡圖片)

 

在面世之初,翔龍無人機的目標就是美國的「RQ-4全球鷹」無人機,不過翔龍無人機受限於心臟病,這款機型早期采用了一台渦噴-7發動機,這種老式的渦噴發動機油耗巨大,空重也更高。所以翔龍無人機早期無論在航程和油耗重量等問題上,均遠小於全球鷹,續航能力也追不上全球鷹的26,000公里。但實際在使用的過程中,翔龍由於其高推力特性,可以在靈活多變的偵查中保持優勢。全球鷹從起飛到19,000米高空需要80分鐘,而同等高度翔龍只需要20分鐘。

二戰後已絕少見到箱型機翼用於軍機上,甚至連民用機都少於五隻手指。這是波音在80年代晚期提出的艦載CX預警機方案,算是這三十年來"惟二"採用箱形翼設計的軍機。不過此計劃因冷戰終結而停止。(網絡圖片)

 

雖然各國越來越多的軍用無人機已進入軍隊服役,但是全球很多裝備了軍用無人機的國家在舉行閱兵式的時候,從沒有進行過飛行展示,大都是在地面展示,主要原因是受限於技術。這類無人機很難以密集的隊形飛過,而且相比有人駕駛的飛機來說,無人機一旦出現問題的話,很難進行人為操作避險,因此在很多大型活動時,各國的無人機一般只進行地面展示。但是這幾年中國在無人機密集飛行這方面似乎已經沒問題,多次在公開場合上演過民用的無人機密集飛行表演。所以有理由相信,軍用無人機的飛行控制技術應該也是過關的,筆者也很期待在10月1日這天的閱兵式上,國產的大型無人機能夠以整齊的隊形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

空警200B型預警機,後機身兩旁有共形雷達天線的外罩(灰色)。(網絡圖片)

全新的預警機將正式亮相

另外近日也有多張外媒衛星照片顯示,中國空軍新一代的預警機「空警-200」的改進型預警機——「空警-200B」曝光了。從相關照片來看,在「空警-200B」的兩側各出現一處大型側視雷達。可以推測,該雷達應該是一種合成孔徑雷達(SAR),主要用於獲得清晰對地成像。「空警-200」預警機在2005年完成首次試飛,原本主要用於承擔空中遠程警戒任務,對航空兵作戰平台實施指揮,可搜索、監視、跟蹤和識別來襲的空中目標、水面目標等,能夠進行戰場態勢分析,並實時指揮引導己方作戰平台進行作戰。

以色列空軍利用灣流G550商務機改裝成G550型空中預警機,其搭載了EL/W-2085主動相控陣雷達,雖然算是早期的共形天線雷達,但因為厚度及冷卻裝置較大,機身也鼓出相當大面積。(網絡圖片)

 

但此前的「空警-200」由於沒有裝備先進的合成孔徑雷達,容易受到地面回波的干擾,在對地、對海方面能力稍弱。而此次曝光的「空警-200B」,增加的側視雷達,應該括發射機、接收機、傳感器、數據存儲和處理裝置等部分,目的是用來獲得飛行器兩側地面的合成孔徑成像。現代的側視雷達在1萬米高度上獲得的地面成像,分辨率已達到1米以內,接近於航空光學攝影水平。這將使得「空警-200B」預警機能夠更好指揮引導各種陸海空作戰平台有效、及時打擊敵方地面目標。

而且,從這次曝光的照片來看,新的「空警-200B」預警機除側視雷達外,後機身兩側還各增加了一個長方形大尺寸透波天線面板。如無意外,這兩塊面板很有可能會是去年在南京舉行的第八屆世界雷達博覽會上,中國電科38所展示的最新的研究成果飛機雷達的「貼身化」。

前述的波音EX預警機,算是最早的完全共形天線雷達預警機,所有相控陣單元都整合到箱形機翼上。(網絡圖片)

 

 

什麼是雷達的「貼身化」?其實所謂貼身化,更正確的應該叫共形天線,傳統雷達的造型都狀如鍋蓋、平板之類的,體積大,而電科38所的研究成果可以把雷達貼在飛機的機身外殼上,讓雷達成為機身蒙皮的一部分,與機身氣動外形融為一體,不需額外裝置大型的雷達罩。這樣一來就極大地縮小了飛機雷達所占的空間,而對飛機來說,空間是十分寶貴的,傳統雷達因為體積大,會占據很多空間,對於飛機其他性能的提升就會造成限制。但現在貼身雷達的出現,可以突破這種限制了。從趨勢來看,未來預警機雷達都會走機身蒙皮這一步,既然中國在這一技術上已經取得突破,那麼開始在「空警-200B」上進行試驗也是正常的。

但是有一說一,雖然網上軍迷們對這種機型參加閱兵式的呼聲很高,但是作為一種還未正式服役的新型裝備,筆者認為「空警-200B」預警機是以上三種裝備中參加今年國慶閱兵式中機會最低的一個,但是筆者仍非常希望在閱兵當日能夠見到它。

網按:這也可能是國慶閱兵上會展示的未部署國產武器-有三個軟管授油裝置的運油20加油機。現時仍有兩架飛機在西安閻良試飛中心進行緊密測試與試飛。(網絡圖片)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19-09-09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