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呂琪:淺談國慶閱兵——軍改過後不忘傳承

2019-10-18 13:56:34
呂琪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舉國矚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的閱兵儀式上周圓滿結束,相信不少人已通過電視轉播或網上直播看過今年的閱兵式。筆者在當天直播過後,連著又看了幾次重播,萬千感慨,現整理如下與各讀者交流心得:

 

一百面軍旗代表的傳統

中國70週年閱兵式上帶領裝備方陣出場的戰旗方隊。(網絡圖片)

 

在今年閱兵儀式上,伴隨著曲風恢弘的《鋼鐵洪流進行曲》,一百面代表著中國解放軍榮譽的旗幟列陣作為裝備方隊的頭陣,率先通過天安門廣場,成為此次大閱兵的重要亮點之一。

 軍旗是軍隊的標志物,承載著軍隊的榮譽。中外各國軍隊無不對軍旗十分重視,而獲得榮譽旗幟也代表著一支部隊的里程碑。解放軍的戰旗並非第一次在閱兵中亮相,201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上,徒步方隊首次由參加抗戰的英模部隊的功勛榮譽旗引導,這些徒步方隊有的就以其中一支榮譽部隊命名,如夜襲陽明堡「戰鬥模範連」英模部隊方隊、「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英模部隊方隊等。

這次閱兵,解放軍一口氣展示了一百面有著光榮歷史的軍旗,說明解放軍雖經歷了前幾年軍改,但並未拋棄自己的傳承。不少人(包括筆者在內)也在參與閱兵這一百面軍旗中找到了父輩們曾經服役過的部隊,這對於普通群眾而言也是很激動的時刻。

閱兵上出現的PCL-181卡車砲,不過其火砲不算新的,只是把原有155MM52倍徑火砲裝上去,並在車身左右邊布置彈葯 / 發射葯箱而已。(網絡圖片)

 

閱兵方陣的變化

此次閱兵式上,解放軍的裝備方陣有兩點出乎筆者之前的預料:第一個意外就是火炮的減少。這次閱兵上解放軍僅僅展出了155毫米車載榴彈炮和箱式火箭炮,在筆者的印象裏,這是解放軍歷屆閱兵式上身管火炮裝備展示最少的一次。

事實上,近幾年解放軍在炮火技術上進步還是很明顯的。但這次的展示為什麼會這麼少?筆者認為無非兩個原因:一是要壓縮隊伍的規模。畢竟閱兵式和後續的群眾遊行只有兩個多小時;二是此次閱兵要突出新形勢下戰爭特點,因此龐大的無人機隊伍和導彈隊伍出現在了方陣隊列中。

由方隊軍服判斷,戰略支援部隊其實還是分成海、陸、空及火箭軍四個單位。(網絡圖片)

 

第二個意外就是徒步方陣的變化。這次閱兵式上的徒步方陣和以往的閱兵式相比減少了諸如海軍陸戰隊、空降軍,潛艇兵等軍種方陣,取而代之的是新組建的戰略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文職部隊等。筆者覺得,這個變化原因主要還是為了展示軍事變革後部隊的新面貌。

無偵8的真相終於大白:它是由轟炸機掛載高空發射,但並非使用極高空衝壓引擎作動力,反而是以能長時間及多次點火的液燃火箭推進,以避開在極高空中衝壓引擎長時間運作不可靠的弱點。巡航形態是先以火箭加速並升至40至50公里高度,然後關機推行超音速滑翔,接近目標後再點火以最大速度掠過目標上空,然後轉向並第三次點火,取得高度後繼續滑翔回航……任務完成並回收後,只需更換火箭引擎,就可再用。(照片來自環球網)

 

大量的無人機亮相

作為現代戰爭中各國部隊都必不可缺的無人機,本次閱兵式上解放軍也不遺餘力地展示出了更多的國產無人機。筆者將這次閱兵式上解放軍的無人機方陣按照任務性質簡單分成了三個類別:

第一方隊:參閱的高空高速無人偵察機、偵察校射無人機、小型近程偵察無人機、中程高速無人機等4型裝備。主要以戰場偵察、目標定位、火炮校射、火力引導和打擊毀傷效果評估為主。

第二方隊:由「攻擊-2」無人機、「攻擊-11」無人機和反輻射無人機組成,屬於偵察打擊型無人機方隊。主要以戰場偵察、搜索識別、精確打擊等能力為主,能夠全天候遂行偵察打擊任務;反輻射無人機具備壓制敵預警探測和指揮通信系統的強大功能。

利劍無人驗證機最終經大幅改良後,終於以攻擊11這個正式形號公開。其隱身能力可謂更完善。另外,由於之前的飛翼隱身攻擊UAV都是驗證機,攻擊11很可能是第一種量產的無人攻擊機……(網絡圖片)

 

第三方隊:由兩型偵察干擾無人機和水下無人潛航器混編而成。偵察干擾無人機是中國未來聯合作戰奪取制信息權的重要力量。而無人潛航器可以潛入極深的水底,探索水底的水文、海底地貌等信息,還可以潛入敵近海海域收集敵艦聲紋等重要情報,是海軍信息化作戰的重要武器之一。

從閱兵式上的無人機隊伍可以看出,這次國慶閱兵無人機是解放軍重點的裝備,主要就是展示目前解放軍的信息化作戰能力。解放軍近幾年主要的作戰思想就是「反介入戰爭」,在這個作戰設想裏各種無人機是絕對的重點。而且解放軍展示的這些無人機已經是在部隊服役很多年的裝備,而且不少還遠銷海外,經歷過戰火。可以說,這次閱兵式上的無人機方陣絕對是解放軍希望自己的「假想敵」看到的東西。

是次閱兵一口氣展示了四種洲際戰略武器,即東風5b, 東風31AG, 東風41及巨浪2,其意義在於展示中國戰略打擊力量已進入成熟期,並已具備完整的戰略打擊力量(包括能外掛巨大長程空射彈械的轟6n型轟炸機), 即使只擁有有限的核武,戰略打擊能力仍足夠威懾哪怕是地球上的核子超級大國。(照片來自環球網)

 

龐大而全面的導彈方陣

最後要說的是這次閱兵式上展示的龐大導彈方陣,而且最重要的是,筆者認為這次的導彈方陣絕對是有內涵的。這次閱兵,最後壓軸的導彈方陣一共展示了七種遠程導彈,分別是:「東風-17」、「東風-26」、「長劍-100」、「巨浪-2」、「東風-31AG」、「東風-5B」和「東風-41」。這裏面,首次亮相的是「東風-17」、「長劍-100」和「東風-41」,其中比較出人意料的應該就是「長劍-100」,因為「東風-17」和「東風-41」在閱兵前前網上已有傳聞會出現,但「長劍-100」網上之前絕少有相關信息,反而之前展示過的短程導彈「東風-15」、「長劍-10」和「東風-21D」都沒有出現在這次的閱兵式上。

東風100是這次展覽中最神秘的東西,之前只有人拍到發射車的照片及盛傳有東風100這序號,但沒有人肯定這東西實際上是什麼,直到閱兵前3日,火箭軍一段宣傳視頻中其中三秒的片段才出現其真身。依照片推測,有可能是一種衝壓噴射推進的極高空高速巡航導彈。(網絡圖片)

 

這是為什麼?筆者就認為,此次閱兵式上所出現的導彈,根據其出場順序分別代表了射程的遠近,同時解放軍對自己「假想敵」也展示了一個完整的火力打擊範圍:這其中既有神出鬼沒的「水漂彈」「東風-17」、也有綽號「關島殺手」的「東風-26」、還有新一代的「航母殺手」「長劍-100」,更不用說最後登場的那三種洲際彈道導彈了。整個導彈方陣的打擊範圍從第一島鏈開始逐步延伸到第二島鏈、第三島鏈以及北美全境,因此射程重複的「東風-15」、「長劍-10」和「東風-21D」就沒有必要出現在這次閱兵式上了。顯而易見,這次閱兵式的導彈方陣是解放軍精心挑選,展示給自己最大的那個「假想敵」的,而且根據閱兵結束后,國際政壇上一連串的動作亦可得知,想必對方已經接收到了這些信號。

 

由內地網友整理的70週年閱兵式裝備方隊所有參閱武器軍備的名稱、數量、出場順序示意圖。(圖片來源:weibo@ 社會主義新青年Memorian)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19-10-18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