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沈旭暉:取消區議會選舉 恐產生信任危機

2019-10-14 13:11:54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在香港當前的局勢之下,有輿論憂慮11月舉行的區議會選舉能否如期順利進行。中大社會科學院客席副教授沈旭暉10月14日於《明報》撰文,以1968至1998年「The Troubles」年代的北愛爾蘭為例,指北愛爾蘭即使有常態炸彈爆炸、恐怖襲擊下,各屆的選舉仍是如期舉行;如果特區政府取消本年區議會選舉,究竟是對《禁蒙面法》止暴制亂缺乏信心,還是基於建制派選情嚴峻,相信市民會有所判斷,而社會亦將對體制失去最後的信任。

政府取消選舉有甚麼理由?

中大社會科學院客席副教授沈旭暉10月14日於《明報》撰文指,有輿論鑑於目前的局勢,要求政府取消本年區議會選舉,「甚至有建議一個票站被衝擊,就要全面停選」。沈旭暉引述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聶德權表示,「假如出現騷亂、公開暴力或危害公眾安全情况,特首可按現行《區議會條例》(第547章),將選舉押後不多於14日;假如未能在14日內安排重選,政府將向立法會提出修訂議案,另擇日子」。沈旭暉認為,「相關建議是基於建制派選情嚴峻、擔心來自區議會的特首選委會117席全部失守,還是特區政府對《禁蒙面法》止暴制亂缺乏信心」,市民將會自行判斷。

可以北愛爾蘭的情況作參考

沈旭暉指,在1968至1998年「The Troubles」年代的北愛爾蘭,「即使有常態炸彈爆炸、恐怖襲擊,前後造成1800人死亡,這段期間的北愛爾蘭,還是經歷了最少8場英國國會選舉、4場歐洲議會選舉、20場補選,還有兩次公投,包括最重要的1973年北愛爾蘭邊界公投」;「北愛政府自然知道,選舉期間可能出現意外,但始終盡力令選舉如常進行,因為明白到一旦取消選舉,局勢只會更不穩,而且坊間會認為是政府責任」。

沈旭暉表示,「選民認為政府能否讓選舉如期進行,反映建制能否容納異見分子進駐,會否利用行政權力搞小動作,會否刻意製造亂局來進行更大打壓,變相成了對英國政府的信心公投」,因而英國政府除了加強當地保安外,「再沒有其他小動作,這既是建基於對選民權利的基本保障,承擔維持選舉秩序的基本責任,也是相信公民社會能通過選舉自行調節,同時是兩害相權的理性選擇」。

恐淪為印度克什米爾的後果

沈旭暉指,若然政府取消今屆區議會選舉,可以有類似「一國兩制」安排的印度克什米爾選舉比較。在2017年印度選管會官方宣布,因為「暴力問題」,取消查謨-克什米爾邦Anantnag區補選,而「當地民意認為這代表民選政府無力管理選舉,削弱了其認受性;反對派則將取消定性為當權者害怕選舉失利,令政府威信大受打擊」;加上印度政府取消克什米爾自治的呼聲已經出現,任何風吹草動,都引起陰謀論,結果取消選舉得不償失,令政府失分,被認為是在刻意激化分離主義者,克什米爾就在香港「反送中運動」期間,被正式取消「一國兩制」自治權。

當權者是選舉暴力根本來源

沈旭暉表示,2011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歐洲委員會共同舉辦一個有關選舉暴力的工作坊,「參與者多認同大部分的選舉暴力,來源更多是當權者,而非挑戰權力的人」,「當權者往往透過不同方式影響選舉,包括制度上的不公義(例如gerrymandering、取消參選人資格),與在位者有關的直接選舉暴力(例如民兵襲擊反對派候選人),或結構性舞弊陋習(例如操控選民投票、『掌心雷』、『亮票』等),令體制信任受損,這才是不少發展中國家發生選舉暴力的主因」,「加上警察機關再出現有差別執法,一方面高壓管治,另一方面連守護票站這樣基本的責任也盡不了,只會令選舉暴力一發不可收拾」。

該工作坊並沒有把「取消選舉」作為解決選舉暴力選項,「而是透過改革,增加民眾信任」,例如「以非政黨、中立方式,建立選舉管理組織(例如讓選舉主任與行政體系切割);引入國際組織或獨立觀察團考察,以維持選舉公正性」;「加強訓練執法人員,要求他們處理選舉期間、結束後的示威抗議時,保持專業及政治中立」。

社會將對體制失去最後信任

沈旭暉表示,香港的選舉制度問題早已存在,加上反修例示威,令矛盾進一步深化,「延後、取消選舉,在擁有公信力的政治制度,大家只會平常心看待」,然而如今政府公信力低下,「即使政府歸因於反對派、勇武派,一般市民如何想,恐怕已有定論」;因而政府需要比以往更努力,「在這次選舉杜絕種種制度上、執行上的不公義,不再容許大規模DQ參選人(取消參選人資格)、操控長者投票一類行為出現,贏回市民對制度的信心,令群眾沒有任何衝擊的理由,而不是事先張揚打算取消選舉」。沈旭暉認為,「假如一場被普遍認為反對派大勝的選舉被取消,區議會本身事小,社會對體制失去最後的信任事大」。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9-10-14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