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觀點】暴力漩渦漸擴大 割席之時仍難期?

2019-11-12 13:37:57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昨日有網民發起「黎明行動」三罷示威活動,全港各地爆發多宗激烈衝突事件,包括有警員槍傷示威者、亦有市民遭縱火燒傷等「私了」事件。有意見認為,林鄭將焦點集中於放火燒人案,動機應該是希望市民與暴徒割席,然而示威者亦認為警員再開真槍射傷示威者乃罪無可恕,陷入「以暴易暴」循環;亦有意見認為,單靠警方根本無法「止暴制亂」,政府要紓緩社會對立仇恨,而獨立調查委員會是必不可少的解恨處方。

已陷入暴力循環的怪圈

《信報》11日12日社評表示,特首林鄭月娥昨日(11日)在記者會形容「活生生放火燒人」,「令人髮指,與民為敵,譴責暴徒肆意破壞香港,所謂爭取政治訴求不會得逞」,林鄭的講法相信沒有人反對,惟「暴力衍生更多暴力乃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定律」。社評認為,林鄭的動機應該是「希望市民與暴徒割席,從而逆轉不利於政府的民意」,然而「經過五個月以來的恩怨糾纏,香港已陷入暴力循環的怪圈」。

《信報》社評指,「政府官員眼中示威者放火燒人是天理不容,然而示威者亦認為警員再開真槍射傷示威者乃罪無可恕」,「抗爭者不滿政府拒絕回應訴求,於是暴力升級」,「執法者不滿暴徒罔顧法紀,於是採用更高規格的武力」,而林鄭說示威者所謂爭取政治訴求不會得逞,「等於一切回到原點,怪圈仍然是怪圈,循環往復,警方與激進示威者冤冤相報,沒有人看得透香港何去何從」。社評指,「林鄭要求示威者放棄暴力,在缺乏政治智慧開拓對話空間的情況之下,好比緣木求魚」。

要求割席的想法太天真

《成報》11月12日社評表示,「本港絕大多數人都不想香港亂,但當權會老是說前線示威者搞亂香港,要求市民與他們『割席』,這樣暴亂就會平息」,想法是「太天真」,「因為在不少市民心目中縱使不同意勇武行為,但認為香港動亂主要責任在於林鄭和警隊,他們不願意在政權未有反省和改過之前,毅然與『勇武激進派』割席」;然而市民心中亦對為了政治立場而放棄固有的道德價值而感到迷惘。

單靠警方無法止暴制亂

《明報》11月12日社評表示,「暴力之火令人頭腦發熱變得瘋狂」,「有男子因為政見立場,遭暴徒淋易燃液燃燒,瞬間成為『火人』,送院搶救情況危殆」,「姑勿論事發前遇襲男子與他人有何過節沖突,火燒他人都是極端殘酷的嚴重罪行,超出文明社會可以接受的底線」;而對於「交通警驅車撞人還是西灣河開槍事件」,「當局都必須秉公調查,不能敷衍了事」。

《明報》社評表示,「暴力仇恨正將香港逼向瘋狂狀態,再鹵莽混帳的挑釁說話、再不顧後果的瘋狂行為,都有人去說去做,未來數天香港不知還會出現什麼狀況」,「社會上下真的需要回歸理智,叫停『以暴易暴』」。社評認為,政府要明白單靠警方無法「止暴制亂」,「必須採取更多行動,紓緩社會對立仇恨,獨立調查委員會是必不可少的解恨處方」。

西方國家出現割席潮?

《星島日報》11月12日「大棋盤」杜良謀文章表示,反修例示威運動「至今已經變成由仇恨及『造謠』推動的非理性運動,暴力程度亦已超越人性極限」,即使本來被視為幕後「推手」的西方國家,亦愈來愈與之「割席」。文章指,德國官方電視台DW德國之聲的訪談節目《Conflict Zone》主持人Tim Sebastian,「對於示威者的暴力行徑就提出甚不客氣的質疑,更直言若香港示威人士以為他們可以得到國際間『無條件的支持』,他們可要再想一想」。

杜良謀文章指,美國一個非常嚴肅認真,以答問方式進行討論的網站Quora,就提出問題「香港示威者是否會以失敗告終」?結果大部分答案都是肯定的。其中一名參與討論的人士,以美國共和黨智庫Cato報告為例,「指出香港人相信他們為自由而戰,但根據Cato的報告,香港在2018年自由指數名列世界第三,僅次於紐西蘭和瑞士,遠高於美國和英國」。

該名參與討論的人士認為,香港年輕人的不滿,源於高樓價、停滯不前的工資、高生活水平和欠缺機會,這些不滿,被幕後反對中國及有利益的外國勢力「綁架」,目標是要令中國不穩,或促使香港分離,指這情況與印尼五、六十年代的情況相近,但認為以中國目前的國力,此一目標難以成功。文章表示,這或多或少可反映具理性的外籍人士的觀感,而反修例運動的其中一個策略是「挾洋自重」,然而「隨着運動不斷『爛』下去,估計離這個目標將會愈來愈遠」。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9-11-12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