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新知
     諾克提斯火山仍有大規模噴發時,大概也應該類似縮小版的奧林匹斯火山吧。基於板塊活動在早年已不太活躍,火星主要火山仍然是盾狀火山。由於諾克提斯火山附近也有多座大型火山,流出來的低濃度岩漿很可能都填平了附近方圓近3000公里的地區,並形成現時平均高度接近8公里的太陽高原及塔爾西斯火山高原。(Youtube擷圖)   目前火星可查的火山大約20個左右,且全部都是大型火山。由於火星的主要火山活動被認為在35億年前就停止,而最近期的火山活動都可能在2億年前左右,加上火星仍有一定風化現象,而部分撞擊坑也和小型火山有著類同的外觀,所以現時可以完全確認的死火山的數量相對比地球上少很多。 李天龍博士長期參與火星研究且積極參與美國NASA在2000-20年代火星遠期任務規劃,是這圈子中比較著名的華裔學者。圖為2009年他在史塔福火星研究計劃基地與預研的試驗型火星工作車及一種新穎的、由車內穿入及穿上的火星地表作業服合影。(圖片來自連結)   據Space.com報道,最近,一名香港出生並於八歲前往法國升學,及後成為紐約康奈爾大學天文學博士、行星科學家、NASA火星研究項目的參與者、火星研究所創辦人及SETI協會研究學者的華裔天文學家李天龍博士,發表在近火星赤道的北半球低緯度地區發現一座達9000米高的巨型火山的研究,並暫時將該新發現的火山命名為Noctis volcano / 諾克提斯火山 (當地複雜的冰川與河道遺跡,一直被稱為Noctis Labyrinthus /諾克提斯迷宮)。 火星偵察軌道衛星(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 / MRO)所拍得的諾克提斯火山的殘餘火山錐結構,以及受到嚴重沖擦的冰川山狹結構。(圖片來自連結)   為何搞到現在才發現一座如此巨型的火山?首先,這火山和過去找到的火星火山一樣,都是相當平緩的巨型盾狀火山;其次,這座火山本身就坐落於火星的太陽高原(Solis Planum),本身就有八公里多高,這座火山並不突出,但更重要的是地質史上較後時間在該區出現的大型冰河,把原有地貌侵蝕至難以辯別的地步。若獲得確認,該山將是火星第六大高山。 這座火山特別之處,在於主要噴發期過後,即開始有大型冰川形成(可能來自地下溶化的冰層?)並不斷切割侵蝕地形,但這火山直到比較近的時代仍有小規模的噴發,導致冰川水與火山灰 / 火山物質中的大量礦物混合並隨冰川流跡沉澱,這機制有可能出現相當於地球早期深海熱泉效應,可產生大量有機物;更有甚者,他們留意到仍有火山灰或火山物質「舖」在冰川上,故這座火山可能到「近期」仍有爆發或活動,甚至到現在火山內部的岩漿庫或溶岩隧道可能還有熱液流動,並讓冰川或水層內的水仍處於液態,可能更有利於原始生命的誕生。 根據去年才發表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最新"火震"研究顯示,火星核心似乎還未冷卻,但在核心上方反而形成一層溶解矽酸鹽層,仍然困住固態核芯的熱力,但同時避免更多的熱傳往地函,切斷熱柱形成的大部分熱對流,不但令地涵變得較冷,也直接切斷了火星的磁場供應,最終令火星表面無力對抗太陽風暴……這也能解釋為何火星似乎仍有些火山活動但只剩南半球很零碎的磁場的原因。(資料及圖片來自UNIVERSE TODAY:Space and astronomy news)   事實上,李天龍博士在youtube節目訪問中,即指出火山西邊一個沖擦 / 沉澱高原地區Noctis Landing,現在已經是太空總署2030年代可能登陸火星的其中一個著陸點,除了因為這地區東邊的冰川遺跡可能還有近代火星生命證據(冰川溶化回滲地底),西邊被嚴重侵蝕的大火山也更容易找到火星過去生命證據,甚至也可能找到現存生命的樣本。 地球上形成的熔岩隧道。火星的熔岩隧道不但可能保留更多過去甚至現在火星的生命痕跡,更可能保有固態甚至液態的水,可提供日後火星棲息地的必需物質及燃料。(網絡圖片)   當然,這裏還有些「額外」好處:由於該地接近火星赤道,冰川仍可能存在於近地表之下,太空人或無人太空探測器更容易考察外;而且由於天氣較暖和,就算冰川的水本身不能飲用,也更容易開採並製作成太空船回程返回地球的燃料。   李天龍博士作為嘉賓,講述關於今次火星火山研究的YOUTUBE訪談節目。封面圖片亦截自此處。 Read More
  • 1